班会掠影 | PKU21大二下学期第一次班会

3月10日下午,元培学院2021级通班在静园草坪和俄文楼203举行本学期第一次班会。班主任朱毅鑫老师和通院张驰老师参与了本次班会,并解答了同学们关心的问题。

团建

班会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开始。下午3点半左右,同学们带着野餐垫、零食、飞盘、毽子来到静园草坪。何子默同学为大家讲解完飞盘的规则和技巧后,大家分成了两队,开始游戏。虽然一开始大家还不太适应飞盘的“脾气”,大风也为飞盘的运动轨迹增添了许多不确定性,在传接过程中,飞盘屡屡落地,但是几轮攻防过后,大家渐渐找到了方法,还开发出了不同的传接、得分技巧。在队员们的密切配合下,两队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嬉笑声、欢呼声、喝彩声此起彼伏,大家都度过了一段充实而愉快的时光。

交流

飞盘活动之后,同学们来到了俄文楼203,与朱老师、张老师交流感兴趣的问题。

进组

关于大家普遍关心的进组问题,朱老师谈到自己是在大三时进组的。在2023年这个时间点下,同学们可以适当提前进组,早点进组的好处是有机会探索更多感兴趣的领域,找到自己真正想要深耕的方向。本科生科研应当以兴趣为导向,喜欢的方向就继续深耕,不喜欢就及时更换方向。在一个组内待多久主要看个人兴趣,没有强制的时间要求,但是在组内就应该尽心尽力地去做科研。
对于进组前应该做的准备,张老师认为应该学习一些前置知识,如GitHub的用法、配置vscode环境等,否则会对科研的“体验”有很大影响。“刷论文”反而是次要的,学好课内的知识,大量阅读相关的课本与思考问题,打好基础就可以了。做科研主要还是看自己的自学能力,不能指望老师推着自己走。对于打牢基础,朱老师补充道:“事实上‘打牢基础’和‘上课’不是一回事,通过自学也是一种打牢基础的方式。现在在线的优秀课程资源这么多,大家完全可以在课余时间自己多学习一些。我的主页上有一个自学清单。”

阅读

有同学提问:“朱老师之前提到要多多阅读,但感觉除了老师发的教材和paper之外就没时间读其他的书了,请问朱老师平时如何抽出时间阅读?如何提高阅读的效率?能否推荐一些有用的书籍?” 朱老师解答道:“没时间读其他的书其实是很正常的,因为给的阅读材料本身就不少。我通常会安排好阅读的时间,比如在睡前,一到该读书的时间就推掉其他的事情,专注地阅读。需要把阅读当作吃饭一样,你总不能一天不吃饭吧,那你也应该每天坚持去读书。书读得多了,效率自然就提高了,也会渐渐形成自己的读书方法。关于有用的书籍,你们可以看我主页上推荐的书单。”

出国

朱老师和张老师也结合自身和所教学生的经历解答了同学们关于出国留学的一些疑问。老师当年出国所做的准备与现在不一定一样,但从与同学的交流中认为

  1. 托福需要考,TPO模考做一做感受题型,GRE保险起见可以考一考,不需要特别准备(想要你的老师无论你GRE考不考都会要,不想要你的老师GRE成绩多好也不会要);
  2. 不要找留学中介;
  3. 国外的老师主要看PS(Personal Statement)和推荐信。写PS时把简历逐条拆成一段段话是没有意义的,必须强调老师做的东西是否和本人契合、本人未来的工作计划等,要让老师看到自己要做什么。推荐信找领域内的人写比较有效,北大老师写的推荐信也是比较有效的。
    但是话又说回来,朱老师等AI院的老师以及通院的很多老师也都是海外回来的,跟随这些老师读博能学到的知识和出国区别并不大,也能拥有很好的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而且国内为大家做AI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资源与环境,有的方面甚至是国外给不了的。朱老师表示自己还没招到通班学生和他读博,希望对认知推理感兴趣的学生能多多留下来。此外,朱老师还介绍了通计划的相关内容。

通院的科研计划

除了以上的问题之外,同学们还非常关心通院近期的研究计划和每个组所做的具体内容。张老师详细地为大家介绍了通院各个组、各个老师的研究方向,同学们也追问了科研实践课的安排、进组与通院实习的区别等问题。
朱老师从最近热门的ChatGPT谈及科研和应用的区别。他认为,读博、做科研的精髓在于突破现有的理论,找到新的方法,而不是以应用导向的。同时,并非每个人都适合做科研,有一些学生的能力看上去很强,但老师带起来实际上非常困难,学生也很痛苦,这样双方都痛苦并不是好事。每个人都应该找到适合自己的路。


  • 文案:钱炜楠 肖茜之
  • 摄影:吴尚霖
  • 排版:尹思源
  • 策划:2021级通班